My 1919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电影名字是我的919。影片描绘了1919年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外交官顾维钧和他的朋友肖克俭为反抗列强向中国讨回公道而自焚的感人事件。
看完这部电影,我不禁对顾维钧非凡的外交能力和肖克俭强烈的爱国思想感到惊讶。与此同时,我记得一个历史时刻-1919。1919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分界线。1919是中国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分界线。
顾维钧代表一个“弱国”参加了巴黎和会。他用自己的机智、勇气和口才捍卫了国家的尊严,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权利。他在大国的国际社会中恢复了正义和平等。他让大家眼前一亮,也正是因为他在和会上的正义行动,中国才站出来,在所有不公平面前说“不”。
这段历史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即使作为战胜国,“弱国”也会被别人鄙视,得不到应有的东西。旧中国走上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但今天的中国人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离梦想不远了!”因为现在我们有领先的科研成果和现代化工厂。可以说是强国。这一切都超出了在和会上鄙视中国的人的想象。
我们应该牢记这段历史,但不能让历史重演!
第二篇范文:电影《我的1919 观后感
1919年,中国近代史和近代史的分界线。
1919年,中国人首先对列强说“不”。
1919年,太多的中国人处于绝望的边缘,太多的中国人迈出了抗议的第一步。
我的1919,我的1919,我的1919,我的1919,我的1919,我的1919,我的1919,我的1919,我的1919,我的1919,我的1919,我的1919,我的1919,我的1919,我的1919,我的1919,我的1919,我的1919,我的1919,我的1919,我的1919,我的1919
当肖克俭跪在英美法国旗前,用熊熊烈火焚烧自己时,愤怒的火焰,40万同胞的愤怒的火焰,也是最深沉的悲歌,是一个弱国没有外交时的悲痛。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无法恢复应有的主权。被德国占领的山东半岛在巴黎和会上被分割给日本。中国的主权成了大国的一道菜,成了它们相互交易的砝码和礼物。他们完全无视中国人民的感情和愤怒。这一切都源于只有两个字:穷和弱。
1919年,是我国内忧外患的灾难时期。国内军队混战,国外则面临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他们在中国失去了更多的交通权、经济权和财权,最近还对领土主权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的综合国力主要在经济和科技方面落后于西方大国。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输。耻辱的历史让我们痛心疾首,义愤填膺,耻辱的历史应该让我们牢记自己的责任,吸取教训。
目前还很难忘记他在火灾中的死亡。他坚毅的眼神似乎在告诉世界,中国人民的力量是无限的,中国人民总有一天会洗去今天的耻辱,东亚的睡狮一定会重新站起来。恍惚中,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一个人可以有太多的选择,可以富裕,可以安逸,但是什么样的力量和毅力让他远离故土,让他把生死置之度外。他选择了在财富面前随波逐流,在安逸面前铤而走险,在自己的爱情面前爱自己的祖国,因为他的心中充满了祖国。
今天,世界总体上处于和平环境中,但国家之间的竞争并没有因此减弱。它在新的形式和新的领域中战斗得更加激烈。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也给我们带来了威胁。我们是年轻一代。我们祖先的努力使我们过上了稳定舒适的生活。我们应该无愧于我们所享受的幸福和稳定生活的繁荣。我们不应该丧失斗志,丧失基本信念。
画家的职责在于展现自然之美,歌手的职责在于谱写生命之声,青年的职责在于巩固祖国。今年是五四运动88周年。八十八年很快就过去了。也许萧克俭的身体已经溶解在深深的泥土里,也许他的骨骼正在滋润着一棵幼苗,也许就像这棵幼苗一样,他的精神正在感染和驱动着新的一代。
还记得他留给妻子的那句话吗,\"梅,回到祖国去吧,那里在燃烧!\"我们年轻一代,挺起脊梁,抬起头,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去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需要我们的地方,等着我们燃烧的地方。
第三篇范文:我的1919观后感作文
“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举行了一次和平会议。中国政府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恢复日本在战争中夺走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美英等国操纵会议,无理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中国爆发五四运动,全国人民为拒绝签订和约而斗争。中国驻巴黎代表没有签署和平条约。”-中国近代史
终于看到了期待已久的电影1919,不是新电影,甚至有点老。早在我高一的时候,我的历史老师就推荐我们去看这部电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观看时间一再推迟。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优秀的电影。它不像通常的战争电影。整部电影充满了血腥和枪声。然而,它总是充满了无形的烟雾和悲剧。1919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初,中国驻美国公使顾维钧以本国政府全权代表的身份前往法国出席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甚至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在辩论中,顾维钧慷慨陈词,表示中国必须从历史、人文等多方面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赢得了全世界和全国的一致赞誉。
为了在法国和中国获得同工同酬待遇,顾维钧的好朋友肖克健在巴黎组织了示威游行和罢工,并被法国警方逮捕。获释后,他仍积极从事唤醒民众的工作。然而,他轰炸日本代表团与朝鲜人住在一起的酒店的极端行为使朝鲜和中国成为舆论的目标。
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肖克俭等人也聚集在巴黎抗议。虚弱的北洋政府迫使代表团签署了和约。代表团团长卢惠翔和其他人不得不进退两难地离开。只有和王留在代表团中,仍然坚持进行外交斡旋。肖克俭看到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中国,愤怒地给妻子留了遗书,在凡尔赛自焚。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内容。
当我看到顾维钧和陆征祥总统为了争取中国在巴黎和会的五个席位而去拜访法国总统克莱门梭时,他们不卑不亢;当我看到美国充当“和事佬”时,我希望中日能够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山东问题。当日本看似公平友好,说不夺取山东主权,只在山东行使经济特权时,他毫不客气地讽刺日本捡到钱包,把钱拿回主人,愤然离去;当我看到他面对一个大国的困难时,他顶住国内政府的压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斩钉截铁地指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当我得到一致的掌声时,我非常激动。我为他感到骄傲。他是一个真正不屈不挠的英雄。当我看到肖克健因为组织留学生抗议而慷慨激昂的演讲,直到最后一本书告诉他深爱的妻子他在凡尔赛广场自焚,我为他心痛,愤怒。他想用自己的鲜血唤醒沉睡的中国人。但当时他们背后的是一个软弱无能的政府,这或许印证了“弱国无外交”的名言。当时政府甚至要求代表团在和平会议上签字,完全无视人民的想法。
巴黎和会是失败的,但我个人认为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正是因为这次巴黎和会,才产生了五四运动。我们要感谢拒绝签字的顾维钧。正因为如此,1919成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分界线,成了中国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分界线。19192008年6月28日,中国人民终于说“不!”第一次给大国
“弱国无外交”,这是五个饱含悲痛的字眼,深深地印在了近代以来所有中国人的心中。我们一定要永远记住,永远不要忘记,世世代代记住!
因为,为了这五个字,我们失去了很多领土,白银,自尊,还有中国的好儿女...我们付出了太多,所以不能也不要重蹈覆辙。悲惨的历史,让它永远停留在昨天!
“弱国无外交”告诉我们,强国有话语权,有被倾听的权利。当时中国有那么多有理想的人,从官员到人民,从里到外,从这样的高级官员到这样的年轻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有理想的女人。为什么中国还是那么牺牲?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任何人都可以从中分一杯羹并随意践踏它的国家。
第四篇范文:my 1919观后感
今天,天气相当好。老师让我们看了我的1919之后,我的心情充满了愤怒。历史上的1919是近代史和现代史的转折点,而电影[my 1919]则记录了1919那个时代发生的事情。
回顾中国的历史,我们总会看到江山多伤,多少英雄埋在地下,多少失去家园和孩子的中国人在哭泣。我的心很沉重,总觉得当时中国的因果关系是:清朝闭关锁国,腐朽的王朝,腐败的官僚,造成了穷人。人的愚昧和社会现实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耻辱的痕迹。
【My 1919】是外交官顾维钧的回忆录,记录了中国外交天才顾维钧在1919作为本世纪初中国代表团全权代表参加巴黎和会,以及他最好的朋友肖克俭在凡尔赛广场自焚反抗列强、寻求正义的感人事件。
在肖克健自焚的现场,我和大多数人一样,看到了中国大地上熊熊燃烧的烈火,它在不断生长,从未熄灭。尽管受到列强的迫害,中国人还是不屈不挠。我们还是要昂首挺胸,要向前看。山东割据政权让我们看清了列强的无耻,也让他们在后来的历史中受到了惩罚。
想到了弱国的悲哀,没有占据国际地位。所以我们的土地会被列强瓜分,但会被割给日本。这个恶心的国家。我们的一系列内斗已经受到了创伤,已经没有办法和他们对抗了。所以我们会受到不公平的对待。
只有向上,别人才不会看不起你,只有向上,我们才不会带来耻辱。只有往上走,我们才能站在世界的顶端。我们必须勇往直前,冲破前方的障碍,冲破黑暗的枷锁。黎明永远是一个象征!我们不应该承受亡国之耻。我们不能让这个充满幻想的国家凌驾于我们之上。我们应该努力工作。
我爱中国。这个祖国是我们的家。只有和睦相处,我们才能团结一致。我想把我的力量给我的祖国。虽然像螺丝钉,但也是力量。全国人民都献出了自己的力量。是否能促进这个社会。推地球是我的幻想。创造一个完美的社会是我的梦想。
我们都应该向前看。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能盲目麻痹自己。死亡解决不了问题,只是懦弱的表现。创造并拿起手头的工作。因为我们在推动这个社会!
通过这部电影,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真诚的爱国主义,也感受到了“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失败了,我们会永远铭记在心。“不要忘记过去,做未来的老师”,这鼓励我们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第五篇范文:my 1919观后感500字
5月3日,为了迎接五四青年节,106车间团支部组织年轻员工看了一部电影——my1919。上世纪初,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捍卫民族尊严和中华民族的权益,拒绝签署《凡尔赛条约》,萧克俭为国为民、与帝国主义列强斗争的感人历史故事,真实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看了我的1919电影,感触很深,内心也在不断的动摇。这种震惊不仅来自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尊,也来自我对那些懦弱和虚伪的人的怨恨,更来自我对顾维钧人格魅力的钦佩。当时中国有那么多有理想的人,从官员到人民,从里到外,从这样的高级官员到这样的年轻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有理想的女人。为什么中国还是那么牺牲?这是因为在那个年代,中国是一个任何人都可以分一杯羹的地方。谁也不能随意践踏一个国家。让我深刻体会到“弱国无外交”,强国有话语权。只有当它强大时,它才能真正站在世界各国之间。
“弱国无外交”,这是五个充满悲痛的词。我们必须记住并提醒自己,只有当我们的国家强大时,我们才能站在世界上,才有发言权。国家要富强,需要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年轻一代来建设。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有见识、有理想、身体健康的现代青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勤奋地工作。我们大家都是团结的,感同身受的,思想统一的,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时刻牢记国家利益是最重要的,跳出自我的小圈子,走向社会的最前沿,大胆地与有钱没心没肺的现象作斗争,与腐败、欺诈、欺软怕硬作斗争。
虽然中国发展迅速,但仍然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我们要吸取历史教训,记住弱国无外交!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需要这句话经常被听到。要未雨绸缪,居安思危。
第六篇范文:我的1919电影
我记得在电影院看了一部五点左右的电影。我的1919,四大运动的电影,电影里年轻人慷慨激昂的呐喊,依然震撼着我的心。
五四,1919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场新文化运动。也就是在这场运动中,中国青年作为新生力量走上了舞台。回顾那个英雄时代,那些站在时代最前沿的年轻人物,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激活了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他们的精神鼓舞着每一个少年。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刻有瑰丽浪漫色彩的画。”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不应该害怕困难和障碍。敢打硬仗,智胜天。虽然我们没有老一辈人的勇敢,但作为中国人,我觉得首先要有“骨气”。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向来以骨气著称于世。我们的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和精神素质形成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以史为鉴!在社会的镜头里给自己拍一个好的形象,让自己在素材面前不迷茫,暂时落后,不低头,经得起所有的考验。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坚强不屈的英雄接班人。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也要对自己有信心。我记得居里夫人曾经说过:“我们的生活并不容易!但一定要有毅力,尤其是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能力是用来做某事的。不管发生什么,这个目的一定要达到!”这句话常常给我很大的学习动力。一个人的一生就像在黑暗中行走。没有坚定的信念,很容易误入歧途。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当代青少年,思想还是不成熟的。每当我对针灸产生怀疑,特别是对学习产生怀疑的时候,居里夫人的名言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人生有很多起起落落,但很难知道我们这一代不是鲲鹏。我们缺少的是鲲鹏展翅高飞的自信!我心中的窗户,一桶是明亮的。我相信我的能力就是做一件事,无论如何,这个目的一定要达到。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更加关心和帮助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一方有难,各方支持”。要提取抗震救灾的激情,也许光凭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但是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我们的力量就会比泰山还重,灾难就会被我们吓跑。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太阳出生的,用我们的生命点燃未来。让我们为我们的青春好好旅行吧,因为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而青春是这一次生命中最易消逝的部分。我坚信:“流星虽然短暂,却在划过夜空的瞬间点燃了最美的青春。让我们肩负起历史使命,让我们体内流淌的血液产生激情!让我们都成为夜空下闪亮的星星。
第七篇范文:我的1919电影
我的1919不是顾维钧的1919,也不是肖克健的1919,而是每个中国人的1919。-铭文
我的1919看到这部爱国电影,感触很深,不仅仅是因为顾维钧,也是因为肖克健,更是因为我是21世纪的新青年,是祖国未来的一员。我是一个有血有泪有爱有恨的中国人。而且我也相信会有很多有志青年有同感。
有血有恨。
弱国无外交,这是我最深的感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重要的贡献者,参加巴黎和会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反而从5席降为2席。顾维钧和其他人为此争论不休,但未能赢得另一个属于我们的席位。更可气的是,当中国代表团提出归还中国山东主权的问题时,遭到了日本的反对和阻挠。
爱与泪。
做一个正直的中国人。顾维钧提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赢得了全场的掌声。在中国政府的妥协下,顾维钧拒绝签字,转身离去,留下一句话:“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这一天。”。
中国的外交在巴黎和会上失败了,但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是时候记住你骨子里流着中国人的血了?永远记得自己是中国人?还是?
肖克剑为了祖国不惜抛弃自己深爱的妻子,却选择了自焚,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看到那一幕我深感震惊。他们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自我和小我的环境中,他们没有选择,或者说他们必须这样选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维护着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中国这片土地的深深热爱。
顾维钧很平静。他在政治上捍卫了国家的尊严。他很努力。
肖克剑是热血的。他自焚,警告中国要团结。他尽力了。
都很年轻,都是热血,但都很无奈。
而我,流下了眼泪,因为他们的勇敢,因为他们的辽阔,或多或少的人在政治和战场上为我们的国家而努力,牺牲或留下。我流泪了,因为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是顾维钧和肖克剑,我会是什么样子?撤?还是前进?我还能再勇敢一次为国牺牲吗?说真的,我不知道。
虽然我被肖克健的行为感动了,但我也知道他当时别无选择,但万一他死了呢?能挽回什么?中国这些年为国牺牲的少吗?他们为什么不采取其他方式拯救这个受伤的中国?他们的事迹也让我想起了当今社会的一些负面新闻。特别是富士康的新闻从十条跃升到十六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新时代的年轻人就业越来越困难。他们在家庭和社会的鸿沟中寻求生存。面对压力,有的人选择坚强,有的人选择软弱;有的人选择努力,有的人选择退缩。他们也有理想,但也有少数人因为承受不了压力而选择跳楼自杀。但是,如果他们有勇气自杀,为什么他们没有勇气生存下去,改变一切呢?他们很无助,但和他们性质一样?他们跳楼自杀,得到了解脱,但这对亲人的伤害有多大?比起顾和萧,他们太微不足道了,太脆弱了。现在的大学生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最后都选择逃避。如果他们在旧中国,大家都选择撤退,国家的威严是什么?国家尊严在哪里?中国是一个具有艰苦奋斗精神和勇气的国家。我们能在敌人面前选择撤退吗?而承受各种压力的人是否可以选择退缩?
有人可能会说,他们不可能是顾维钧,不可能是肖克健,更不可能是1919,更不可能是国家大事。但是,我可以认真的告诉你,你错了,你真的错了。因为你可以成为他们,最重要的是你想不想成为他们。
篮球明星姚明被丰田请去做形象代言人。奖励2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6亿多。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姚明没有谈判的余地。就像顾维钧在国际交流领域一样,如果你接受日本代表团的贿赂,你可以享受很多财富,但顾维钧和姚明都不能。因为他们没有忘记国耻,他们是正直的中国人,他们坚强,他们有勇气,他们与中国血脉相通。
相反,还有很多人和富士康一样令人失望。曾经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说复旦大学一个20多岁的女大学生爱上了一个70多岁的老外,在网上发了几张亲密照。虽然现在是一个婚姻自由的时代,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什么影响。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更多的人看重自己的利益。他们没有骨气。他们忘记了中国的痛苦和耻辱。
还有现在的非主流盛行,都是90后。他们经常会做一些极端的事情,比如用刀在手臂或者身体其他部位割一个洞,然后经过电脑处理后拍照,写一些很悲伤的话:如果爱,请深爱。或者没有你我真的很孤独之类的。他们经常泡网吧,经常逃课,没有历史观念。他们甚至认为自己是老古董,认为雷锋虚伪,认为董存瑞愚蠢,认为自己在毛泽东时代就能领导群众反抗。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他们颓废,他们没有骨气,他们理所当然的享受着祖先创造的条件,他们怎么了?我不否认有一些没有童话的有志青年。
看了我的1919,心情很沉重。顾维钧和肖克健的1919一直卡在我的脑海里。我想了很多很多,他们的1919?中国的1919?1919的中国现代青年?
第八篇范文:my 1919观后感
我的1919电影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对当时中国政府外交全权代表顾维钧的记忆为切入点,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大使在1919巴黎和会上与列强进行知识分子斗争的故事,以及爱国者肖克俭在巴黎与列强斗争的故事,最后,他的死让他的心灵变得清晰。
让我们回顾一下顾维钧的身份:19年,他担任袁世凯总统的英国秘书,后来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北洋政府总理和国民政府驻英法大使。
影片主要讲述了以下故事: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了一次和平会议(历史上称为“巴黎和平会议”)。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争中夺走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但日本大使以各种荒谬的借口拒绝了中国的要求,并依靠与会议主要国家——英法的共同利益,导致最高理事会拒绝了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合理要求,并不断向国民政府施压,迫使中国签署不平等条约。然而,中国代表顾维钧拒绝了帝国主义的要求,最终没有签署合同。由于国民政府的软弱和对日本占领山东的不满,中国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以下是这部电影的四大亮点:
首先,当顾维钧给女房东食物时,她被拒绝了,女房东要求顾维钧向他道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顾维钧的善良和乐于助人,但女房东不理解他的善良。她认为这是对她人格的侮辱,即使身无分文,她也不会接受别人的施舍。这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待人处事的方式有启示:在帮助他人时,要注意不伤害他人的自尊,站在互相帮助的立场上,给予他人物质上的帮助以及精神上的尊重。从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法国女房东对顾维钧和中国人有偏见。她认为顾维钧没有帮助她,所以她严厉地拒绝了顾维钧的帮助,并要求顾维钧向她道歉。
第二,顾维钧和肖克剑在草地上争论如何为国家付出。肖克俭指责顾维钧不相信帝国主义蒙蔽中国的谎言,他必然会流血,而顾维钧则说肖克俭会在他面前流血。
在这里,编剧巧妙地暗示了后两者的结局,他们的预测在影片后面得到了验证。虽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但都是为国而战,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他们都知道前方的危险,但他们都毫不犹豫地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在这方面,他们是一样的。他们都深爱着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第三,鲁长官因不堪国内外的沉重压力而含泪离开巴黎,含泪离开家乡。两人都深知,作为外交官的职责是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过去,他们毫不犹豫地执行政府交给他们的任务,但这一次,他们犹豫了,因为这项任务违背了他们的良心和国家人民的愿望,他们面临着困难的选择。最后,鲁将军选择了离开,因为他无法承受沉重的压力,而选择了留下来继续与帝国主义列强进行斗争,但他最终决定服从自己的良心和广大人民的愿望。
第四,女房东对顾维钧说:“中国不应该签字,这是不公平的。我非常赞同你的一句话: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对于一向对顾维钧有偏见的法国女房东来说,中国收回山东是天经地义的,中国签字也是不公平的。但最高委员会可以无视4亿中国人的意愿,把山东的经济特权交给日本。由此可见,巴黎和会这种所谓的“和平”会议,远不如声称的那么平等。本质上是强国打着和平的幌子对弱国的公开掠夺,是一群战胜国之间的糟蹋大会。巴黎和会的不公平可见一斑。
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独白是下面这段:“木叶男爵生气了,他真的生气了,让我偷他的怀表,那我想问问木叶男爵,你们日本人当着全世界人民的面偷走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六百万人民该不该生气?4000万中国人该不该生气?请问日本的这种行为算不算盗窃?是不是不要脸?是不是极其无耻?”做了这个发言,日本人被问得哑口无言。一时之间,整个大臣都在为他沸腾,整个巴黎都在为他沸腾。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顾维钧杰出的外交才能。
唐德刚曾在书中评论:“中国百年外交史上只有两位半外交家:一位是周恩来,一位是李鸿章,顾维钧只有一半。”显然,在他眼里,顾维钧不是一个成功的外交家。我不知道他从什么角度评价顾维钧,但我想说,他可能不是一个合格的外交官,因为他没有完成政府交给他的任务,但他可以趾高气扬地说,他是一个合格的中国人,因为他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情。请不要忘记,这就是那个“只有半个外交官”的人。这个被人民呼喊,被权力纠缠推到“历史坐标”的男人,默默忍受着来自国内外的沉重压力,在和会上拒绝签署不平等条约。他让中国成为唯一没有作为战胜国签字的国家。这是欧美国家入侵中国领土以来,中国第一次站出来对不平等条约说“不”。他翻开了中国外交史上新的一页。他把6月28日从中国屈辱的一天变成了中国新旧民主和中国近代史的分界线。以电影中法国总统对他的评价为例:这样的中国人才是真正剪掉辫子的中国人。为什么要指责顾维钧未能收回山东主权?为什么我们要评论顾维钧为“只有半个外交官”?我一直钦佩周恩来总理,他被外国称为“中国最难相处的外交官”。他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但我认为周恩来总理对外交事业的贡献离不开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支持。然而,顾维钧的环境并不那么理想,所以我想说,如果把周恩来总理放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他不一定会比顾维钧做得更好。我这里不是贬低周总理。我只是觉得现实对顾维钧太残酷了,有些人对顾维钧的评价太不公平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感慨万千,我体会到了顾维钧这个大多数人都不了解的英雄,真正体会到了“弱国无外交”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也深深明白,我们国家的繁荣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不应该放松。我们应该更加努力,为中国的崛起而奋斗!让这段屈辱的历史永远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