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讲 > 蒋勋”孤独六讲”读完就是1000字

蒋勋”孤独六讲”读完就是1000字

1.孤独六讲读书笔记

前天看完了“孤独六讲”这本书。之所以一天就看完了,是因为这本书真的很好,所以一口气看完了。看完这本书,感觉自己既定的生活和思维都碎成了碎片。为了重新组装这些残破的东西,昨天坐了一天公交车,坐在车上想了很多...于是这本日记诞生了。O(∩_∩)O~

如果把这本书概括为:激情孤独,语言孤独,***孤独,暴力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我的肤浅理解是一个不要把自己和世界混为一谈,不要随波逐流,很独立,很有个性。正是因为他的独立和个性,以及他的成熟和完美,所以读起来很美,像诗一样美。我被这种美深深打动了。

但是,看完这本书,我有一种很矛盾的感觉,这不是书上的矛盾,而是我自己的矛盾。昨天在车上想了一整天,我觉得我之所以矛盾,可能是因为这本书里的思想是非主流的东西,但我一直是传统的主流文化观念。被冲击后,被震撼后不知所措。那我为什么说这本书里的思想是非主流?而这个矛盾在哪里?我现在就提出来,阐述一下我的一些看法,希望有明星朋友回复我的帖子,一起讨论。

当我看到竹林七贤那么有才华,却隐居深山,甚至被主流社会迫害的时候,当我看到秋瑾被斩首的时候,她的血连一个患肺结核的孩子都救不了。在震惊和敬佩之后,我不禁在想,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我可以这么纯洁吗?而如果我可以这么纯洁,纯洁到什么程度呢?如果我不能那么纯洁意味着什么?

我觉得大部分人都无法给出这个答案。现在的社会比较务实。大多数人不会纯粹的活着。他们是主流。他们更倾向于学习如何表现和积极主动,以反映自己的价值观并更好地融入社会。而个人的、脱离外界的东西,则被视为非主流的东西,在这个务实的社会里,要么是社会所不能容忍的,要么是孤独。

那么是非主流还是不应该提倡?我不这么认为。因为他的纯洁和个性,他能接触到主流文化接触不到的东西。当他上升到一定高度,提升到一定程度,就足以让所有人震惊了。

所以主流和非主流都是不可或缺的,两者缺一不可。我不禁又想起了马哲。真的是很棒的哲学。我认为它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从一切哲学中提取了更一般、更一般的东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我又忍不住要问,这样会不会比较笼统笼统笼统,让他失去个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否准确?希望有明星朋友推荐好书来回答我的问题。这就是我从“孤独六讲”中学到的独立和怀疑,导致我提出这个问题。

“孤独六讲”真是一本好书。感谢作者蒋勋让我看到了如此美妙的思想世界。

2.蒋勋孤独六讲

孤独是一种缘分。孤独,无处不在。也许这是上帝惩罚人类的一种方式。当我们有智慧的时候,孤独是必然的。每个人都感受过孤独的感觉,但面对孤独的感觉,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大多数人逃避,只有少数人会面对。人在面对孤独的时候,会觉得不舒服,害怕这样的感觉再来。也许这是因为人类天生就是群居动物,而这种本性在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21世纪是无法从我们身上消失的。群居动物独处时,处于失落状态,更是如此,从习惯群居生活的动物身上可以看出。

什么时候我们会感觉孤独?我觉得是当我们在一个群体里的时候,才能感受到深深的孤独。只有当我们和亲密的人相处时,我们才能深深地感受到孤独。不知道你有没有试过。当你和你的朋友说话,但你的朋友听不懂你的意思时,当你充满激情时,你会变得沉默。有没有感觉到很深孤独的感觉?“即使是亲近的人也不能完全理解我。”

在“孤独六讲”中,对孤独和孤独两种不同的感觉进行了清晰的分析和比较。孤独不代表孤独,孤独也不代表孤独。孤独和孤独有着相同的表现形式——一种脱离群体的感觉,但就心理感受和人对脱离群体的反应而言,两者完全不同。孤独就是寻找一个回应却无法回应,感觉这个世界又无法回应。孤独,意思是看着自己而不是寻求外界的回应,寻求内心的回应。

如果他是一个孤独的人,怎么会觉得幸福?他总觉得没有人理解自己,没有人看到自己,没有人关心自己,他好像不存在是因为他不关心,所以心里难过。他们难过的原因是他忘了,这个世界上没有别人的时候,至少还有一个人。如果每个人都愿意面对自己的孤独感受而不是逃避,也许这个世界上很多问题都不会发生,至少不会出现很多人的心理问题。也许是因为我们习惯了群居,习惯了身边有人的存在。即使他从根本上与你绝缘,只要有一个人,就会让你好受些;所以,我们不习惯面对自己。

孤独其实是一个境界,也是我们好好面对自己的机会。我们内心真正想的是什么,我们在思考中做的是什么,我们对某件事或某个时刻的感受是什么,我们有没有仔细琢磨过原因?我们对很多事情都有不同的感受,有些很深刻,很强烈,但是要说原因的话,大概很难说出口,但是要想清楚,探索清楚,才能说出口。其实我们都缺乏对自己的了解。我们认为知道自己的好恶就是知道自己,但仅仅知道自己的好恶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知道自己好恶的来源。为什么我会这么想?为什么我会这样?只有能回答这两个问题,才能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存在什么问题,才能发展自己。

其实蒋勋写的比我感觉的更深刻。无论是情欲,语言,* * *,思维,伦理,还是暴力,孤独都是一种孤独,但是有那么多孤独存在,造成社会大大小小的问题。儒家虽然讲涵养,但并没有教人如何面对自己。我记得已故的台湾省盛宴大师说过:“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让它过去”。我们应该牢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