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读后感 > 国富论读书笔记摘抄

国富论读书笔记摘抄

[简介]第一篇范文:《国富论读书笔记》已经买了一年多,直到几天前还断断续续地被阅读。我真的很惭愧。我不这么认为。如果我觉得很好,欢迎评论和分享~谢谢你的阅读和支持!

本文《国富论札记节选》由书评编辑,仅供参考。

第一篇范文:《国富论》

这本书已经买了一年多,断断续续地被阅读。就在几天前,我读完了主要部分。我真的很惭愧,我既没有意志力也没有时间自由。然而,这本书对我来说仍然很有价值,但它不仅仅是对经济学的理解。

朱光潜在谈到阅读时说,如果你想学习某个学科,你必须阅读它的经典。例如,如果你想学习经济学,你必须阅读史密斯的《国富论》。现在我已经读了这本书的主要部分,发现它真的不合适。至于国富论,我至少可以提出以下几点:1 .史密斯的经济理论基于几乎完全开放的自由经济体系,而当今世界上几乎没有自由开放的经济体系,特别是在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占据了大部分重要领域。政府在经济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我们不会谈论这两种制度中哪一种更好或更坏,但是史密斯的理论和现实中国是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2 .社会形式是不同的。史密斯的时代大约是18世纪。当时,欧洲以农业为主,工业革命正在开始,制造业刚刚兴起,科学技术产业很少。当时,社会阶级是关于地主阶级、劳动农民(劳工)阶级、资产阶级和贵族官僚阶级(我觉得史密斯属于这个阶级)。现在地主阶级走了,但是工人阶级很丰富,社会形态也不一致。3 .不同的背景使它更难理解。史密斯经常引用英国的地区、城市和古代英国的货币单位作为例子。由于缺乏感性知识,往往难以深入理解。4 .由于这本书的早期完成,经过仔细讨论后在许多书中得出的结论早已被后来的历史所证伪,其中一些现在已经成为常识。例如,作者仍然对货币的性质进行了大量的讨论,这是混乱的。也许《国富论》在世界经济史上的意义确实很难有后者,但这本书作为200多年后才学习的后来者,显然是不合适的,经典著作曾经可能现在也不合适。

当然,我通过这本书学到了很多关于经济学的知识,尤其是经济学的推理。我认为这应该是最有价值的部分。例如,讨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原因,如劳动产品的阶级分布,如资产的划分。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选择什么样的书、推荐什么样的经典以及推荐什么样的权威感到更加理性。经典可能不合适,权威可能不正确。也许一个人读一本书时会感到开悟,而另一个人读它时却什么也感觉不到。你读什么书,为什么要读?他是主体。他人的感受可以交流,但不能复制。

然而,我仍然相信这本书包含了其他人几十年的经验,或者说是从过去十年的艰苦探索中获得的理论和技术。它是如此方便和容易得到,不拿走它难道不遗憾吗?因此,我坚信阅读和努力工作的力量。

第二篇范文:《国富论:分工》

亚当·斯密《国富论》的第一章集中论述了分工。他认为劳动分工使劳动生产效率倍增,从而创造了大量的国民财富。

他认为劳动分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三个原因:第一,每个人在特殊工作中的熟练程度都有所提高;第二是节省从一个工作转换到另一个工作通常花费的时间;第三,已经发明了许多方便省力的机器,从而使一个人可以做许多人的工作。

他在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例子来证明分工的重要性。

例如,引脚制造。如果没有分工,不熟悉制针方法的工人甚至不能一天制作一根针,最多可以制作20根针。当制造业分成18个工序时,例如拉丝、锤打、切割、磨锐、研磨和包装,一般人一天可以生产4800个针。

另一个有趣的例子:蒸汽机发明后,有必要雇用一个孩子来关闭阀门。一个孩子特别喜欢和他的同伴一起玩。他发现,如果一根绳子从打开阀门的手柄处系在机器的另一部分上,阀门可以不用他的手就自动打开和关闭,他可以最大限度地与同伴玩耍。这个例子还表明,由于工人在分工中已经从事相同的工作很长时间了,他们自然会用他们的大脑来寻找更容易和更快地完成工作的方法。

亚当·斯密也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在一个分工明确的社会里,成千上万人的劳动凝结在每一种消费品的背后。例如,羊毛大衣需要牧羊人、羊毛整理员、羊毛梳理工、羊毛染色工、梳理工、羊毛织布工、织布工、制毡工、成衣工和许多其他工人。需要多少商人、搬运工、运输工具和设备,运输设备需要多少运输工具,需要多少工人,等等。

亚当·斯密的印象一:一个会讲故事的聪明老人。亚当·斯密一生聪明、勤奋好学。他从来没有因为事业而结婚,全心全意致力于学术研究,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行动指南。他在《国富论》开始时就开始讲故事了。通过大量详细生动的例子,他使我们同意了他的观点,并把我们引入了一个思考的世界,为我们欣赏经济学的精彩作品打开了一扇智慧之门。

第三篇范文:论国家财富

《国富论》一书是关于劳动、商品、劳动和资本利润的划分。学者们在总结了这些理论之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作者亚当·斯密是18世纪的经济学家。为什么有人想出了一个适用于18世纪300多年的经济理论?我想应该是因为作者是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为什么能在300多年前写出完美的理论?我检查了他的行为,结果发现作为一名经济学家,他写这个理论是不可避免的。一个经济学家怎么能对17世纪世界经济的资本状况知道这么多?那个经济学家怎么能一直保持完美主义呢?谁会全心全意地写一本书?谁会为了完美而烧毁自己有缺陷的理论和手稿?这是亚当·史密斯。经济学的传奇。

他从生产力的性质和生产关系出发,逐步论证了社会经济是如何从不同方面发展的。在17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作者充分分析了蒸汽机出现的原因。这不是因为分工吗?分工不仅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提高了生产力。无论是专业水平、时间消耗还是工作效率,都离不开分工。因此,在第一章中,作者写了关于分工的三个字。

分工使社会能够更好地利用人们的能力。所谓天生的才能一定有用。当人们从原始社会的易货中发现他们在技能或生产上有优势时,就逐渐形成了分工。这样,社会将减少劳动力的浪费和能力的缺乏。分工之后,更强大的生产力也会相互竞争,从而形成一个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源是什么?市场。在一个充分利用劳动分工的市场中,它也将促进新生产力的诞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劳动分工决定市场,而是劳动分工促进市场,市场控制劳动分工。为什么?亚当·斯密(Adam Smith)认为,如果分工在市场上受到限制,那么限制因素就是市场的宽窄。如果市场狭窄,社会将有太多的劳动力和技术资源。当这个数量超过市场最大容量时。劳动力资源的浪费是不可避免的,需要浪费。这样,分工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这证明了为什么古代文明都属于河堤,因为河运带动市场,一定量的城市惩罚会使分工出现,从而充分利用劳动力和资源,促进市场的发展。

在国家财富理论的第五章中,商品的实际价格和名义价格或劳动价格和货币价格表明,享受的程度决定一个人的财富。如果亿万富翁只吃绿色蔬菜和豆腐,那么他就不会促进市场消费。那么它和穷人没有什么不同。由于人们不知道如何享受生活,他们的情绪低落。一个人没有能力满足他的基本需求或者不愿意满足他自己的需求。所以它只是一个守财奴。亚当·斯密心目中的这些人并不富裕。

此外,亚当·斯密的思想与马克思的思想相似,比马克思的思想出现得早得多。他提出劳动是衡量所有商品价值的尺度,也就是说,社会劳动率决定商品价值,所以如何区分个人劳动率和社会平均劳动率就是市场竞争。价值决定价格。决定价格的不是劳动力。你可以在十年内制作一个特洛伊木马,但我可以在十分钟内制作一个比你更好的特洛伊木马。那么我的个人劳动生产率已经超过你了。根据社会上的平均劳动力,这两个特洛伊人的价格和价值是相同的。因此,真正决定价格的是价值。因此,可以看出,提高国民财富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是分工和市场竞争。

在社会平均劳动力中,它可以分为社会平均成本、社会平均效率、社会平均利润等。地租和工资的成本受到价格波动的很大影响。因此,一般价格保持在自然价值之间,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18世纪,亚当·斯密发现,在垄断企业和机密文件中,价格往往高于实际价值。这导致了超额利润。这种特殊情况通常存在于自然价值之上,但价格总是低于价值,而且这种情况更不常见。因为价值决定价格,很少有价格长期低于价值的情况。

亚当·斯密(Adam Smith)根据劳动和价值的分工、价格的分配和论证得出结论,如果想提高个人劳动率,就必须提高工资,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让工人更好地享受生活,并努力拓展市场。如果社会财富增加,价格和利润也会增加。这是一个促进和反促进的循环。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生活在一个发展中的中国,一个急需市场发展的社会。不管你是否在学金融,我认为有必要阅读经济学中的国富论。这套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不仅能为你在市场上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还能让你在市场上看得更清楚、更深入。

第四章:国富论:第八章:劳动和工资

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本章第二段中说:“在土地尚未私有、资本尚未积累的原始社会,所有劳动产品都属于劳动者,没有地主来分配它们,也没有雇主来坐享它们。”

我认为这不能完全描述原始社会的状态。这只是相对原始社会的一种现象。肯定还有许多其他地方值得追溯和补充。然而,由于本章讨论的要求,这里将不讨论其他事情,以免造成负担。

根据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描述,当土地不是私有的,资本也不是积累的时候,劳动者生产的所有东西都属于他们自己。他们拥有全部劳动价值。

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随着生产技能和技术的提高,将会生产越来越多的产品,人们的工资也会越来越高。事实上,也就是说,工人有更多的谋生手段。

加上分工的确立,社会生产力在提高,人口也将增加。然后,生产资料的稀缺将逐渐显现出来。人们将开始占有和争夺各种资源和材料,以便进行更大规模的生产,从而获得丰厚的回报。这样,就有必要找到一种保持稳定的方法,那就是确定所有权。至于如何确定所有权,必须经历许多波折,这里不清楚。

此外,有些人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积累资本,最终将资本投入再生产。

这表明一些强大的团体开始出现在社会上,他们对生产有一定的控制权。那些想工作和生产但没有土地或资本或依赖他们的弱势群体可以更容易地获得他们的生活需求,使他们的生活比以前更好。这使得他们选择依赖房东和资本所有者。在这种情况下,地主和资本家有更多的权力,他们可以要求劳动者放弃他们的一些生产价值。工人只能为了谋生而妥协。在这种情况下,工人不能单独享受所有的劳动产品。

然而,地主和资本所有者的权力并不是无限的。这还需要与工人达成协议,工人必须获得基本工资。特别是在土地和资本不太重要的初始阶段,要实现社会稳定,必须有各方都能接受的协议。在这种情况下,分工的优势将更加明显,社会上的产品将越来越丰富。

然而,随着这一发展趋势,土地和资本将变得越来越集中,其所有者的权力也将扩大。他们控制着社会的生产,他们可以对工人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工人、地主和资本家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纠纷。

在下面的内容中,我真的不明白维持劳动报酬基金与劳动工资和食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让我们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所谓“维持劳动力的基金”,应该是指目前的物质积累,其中一些需要维持生命,一些需要投入再生产。那么,劳动力的数量应该与这部分资金的数量相对应。根据这种理解,事实上,工人的数量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因为维持这些工人生存和生产的物质积累是不同的。

至于劳动工资和食品价格之间的关系,实在令人伤脑筋。我们过会儿见。

第五条:国富论

每个国家成员的劳动是为本国国民提供必需品和便利,或者用这些产品换取外国必需品和便利。影响一个国家成员数量的原因,即劳动力提供的必需品和便利的数量。史密斯说有两个:一个是劳动者劳动技能的熟练程度,现在称之为生产率,另一个是有用劳动与无用劳动的比率。与这两点相比,第一点影响更大,因为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不文明的种族,人们有时不得不抛弃或杀害老人、弱者、病人和残疾人,以确保种族的延续。在许多文明社会里,总是有许多人从事无用的劳动,比如古代的官员和军队!

劳动分工大大增加了同样数量的人的商品产量。这可以归因于三种情况:第一,每个工人只做一份工作,这可以提高他的工作水平;其次,从一个工作到另一个工作可以节省时间。第三,已经发明了一些机器来大大提高劳动效率。分工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偷窃和抢劫在人类中是被禁止的,所以一个人获得某些商品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另一种是通过交换。在少数民族中,一些有特殊才能的人,如擅长制作弓箭的人,发现专注于制作弓箭比打猎更有利。例如,擅长盖房子的人发现集中精力盖房子比耕种房子更有益,所以他们集中精力做某种工作,分工就产生了。交换导致分工,分工的程度必然受到交换能力的限制,即城市的包围圈。因为市场太小,工人不能自由地把他们消费的剩余劳动力产品换成他们需要的其他人的劳动力产品。最早的文明种族都在河边,因为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水路运输比陆路运输具有天然优势。首先,水路运输风险较低,陆路运输必须经过野蛮人的领土,这更危险。其次,成本相对较低,水运所需的人员和交通工具相对较少。因此,由于水路运输的巨大好处,这一过程及其带来的改进自然会发生在水路运输方便的地方,因此这种改进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推广到内陆地区。

当分工完全确立时,一个人只需要自己劳动的一小部分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必须用他无尽的劳动产品来交换别人的劳动产品。在交换过程中,有些物品被所有人认可,可以被交换为所有的劳动产品。在这一时期,有许多像贝壳和糖这样的东西起到了这种作用,但是它们最终被金属所取代。这是因为金属易于保存和分割。所以金属货币诞生了。

一个人是穷是富取决于他能享受的必需品、便利设施和娱乐的数量和质量。商品的价值分为实际价格和名义价格。任何商品的实际价格等于该商品可以购买或控制的劳动力数量。劳动力是衡量所有商品交换价值的真正尺度。世界上所有的财富最初都是用劳动力而不是金银购买的。虽然劳动是衡量所有商品交换价值的真正尺度,但商品的价值通常不是用劳动来衡量的,而是用商品的名义价格来衡量的。总的来说,劳动力和商品一样有实际和名义价格。所谓的实际价格是奖励劳动的一定数量的日常必需品和便利品。所谓的名义价格是一定数量的钱。劳动力的贫困和财富与劳动力的名义价格不成比例,而是与劳动力的实际价格成比例。劳动力的真实价格,年复一年,金钱更容易反映出来。谷物在一个世纪内更容易体现。

在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制之前,劳动是决定各种商品交换的主要标准。例如,直接获得商品的两个小时的劳动必须是获得商品的一个小时的两倍。如果资本要投入生产,就必须相应地支付(即资本利润)。这时,资本也参与劳动产品的分配。资本利润与资本规模有关。土地私有化后,地主将要求土地上的部分产品归自己所有(即租金),此时租金也将参与劳动产品的分配。劳动力不仅衡量价格中被分解为劳动力的部分的价值,还衡量价格中被分解为地租和利润的部分的价值。另外,每种商品的价格或交换价值由这部分或那部分的全部或一部分组成。举例来说,构成一个国家劳动年所有产品的商品价格由这三部分组成,财富以这三种方式在不同的国民中分配。一个国家财富的劳动产品的普通价值或平均价值是逐年增加还是逐年减少,取决于该国人民之间分配的工资、利润和地租的比例。

商品的自然价格是指以自然价格支付的土地租金、工资和利润,用于商品的生产、制造,甚至运输到市场。这种商品以自然价格出售。商品的市场价格是商品通常的销售价格。商品的市场价格有时高于自然价格,有时低于市场价格。愿意在市场上支付自然价格的人被称为有效需求者。他们的需求是有效需求,因为这种需求使得商品销售成为可能。如果市场上任何一种商品的供应量和销售量都不足以满足对这种商品的有效需求,那些愿意付出自然价格的人就无法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数量。他们中的一些人宁愿付出高价也不愿得不到商品。因此,有效需求者之间的竞争发现市场价格高于自然价格,价格上涨的程度取决于商品短缺的程度以及竞争对手的财富和浪费的程度。另一方面,如果市场供给超过这一有效需求,这种商品就不能卖给所有愿意支付自然价格的人,其中一些商品必须卖给价格较低的人,因此市场价格低于自然价格。下降的程度取决于卖方出售货物的急切程度。易腐商品与耐用品竞争更激烈。虽然市场价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以高于自然价格,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低于自然价格。如果市场价格低于自然价格,工资、利润或地租中的一个或两个都不能达到自然价格是不可避免的。这样,三方肯定会拿出一些货物,使货物的数量接近有效需求和自然价格。自然,竞争性市场价格通常是卖方能够承受的最低价格,而垄断市场价格是有效需求者能够承受的最高价格。

关于工资和利润,如果一个人不能通过劳动赚取足够的收入来养活自己,他必须通过欺骗来获得生活必需品。因此,在设定最低工资时,工人必须能够养活整个家庭。最高工资并不出现在最富裕的社会,而是出现在增长最快的社会,即财富增长最快的社会。在一个日益进步的社会中,资本利润较低,工人工资较高。财富停滞的社会资本利润更高,工资更低。在一个即将衰落的社会里,资本利润最高,工资最低。

第六条:国富论

国家财富理论,对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作者亚当·斯密是英国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的创始人。这本书首次出版于1776年,与《美国独立宣言》同年。

亚当·斯密被认为是“经济学之父”。自《国富论》问世以来的200多年里,它赢得了无数荣誉:《西方经济学圣经》、《经济学百科全书》和《影响世界历史的10本书之一》。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巴赫勒甚至在他著名的文明史中认为,“从最终效果来看,这也许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本书”,“这本书对人类幸福的贡献超过了所有著名政治家和立法者的贡献总和”。

许多经济学家“困惑”的是,亚当·斯密200多年前所做的经济学基础工作,至今仍涵盖了我们经济活动和经济研究的所有方面,而且结构完善,无懈可击(正如张五常和郎咸平曾经说过的)。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在否定重农主义和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解释了分工和贸易如何增加国家财富,并界定了君主或国家的义务和收入来源。这本书分为五章。作者在书的导言和设计中说,“书的前四章的目的是解释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是如何构成的,并解释提供给各年龄段公民供其每年消费的资源的性质。第五篇也是最后一篇文章讨论了君主或国家的收入。”具体来说,第一篇文章讨论了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原因和产品在不同阶层之间的自然分配顺序。第二章讨论资产的分类、性质、节约和使用。第三章讨论了罗马皇帝衰落和商业城市兴起后,欧洲农业发展和农村衰落的制约因素,以及不同的财富增长路径。在此基础上,第四章讨论了重商主义和农学两种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后果,首先是当时最受推崇的重商主义。第五章讨论君主或国家的支出方向和收入来源。

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讨论所有问题时都有一个基本前提,他总是含蓄或明确地提到:在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经济的出发点是利己主义(这应该是现代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来源)。史密斯在书中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

1.“看不见的手”的角色。每一个行为的动机主要在于自我利益和寻求自己的利益。自利是所有人类经济行为的驱动力。此外,利己主义不值得反对或抛弃。这是一种人性和自然现象。个人自私可以为整个社会的福祉做出贡献。

2.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关键在于分工与合作。史密斯在他的书的第一章(第7-8页)中以制针行业为例来说明分工带来的生产率的巨大提高。分工和分工促进了专业化经营。对专业化经营的追求导致了工厂制度的诞生。

3.劳动价值论。在第一篇文章的第五章(第24-36页),作者在讨论商品的实际价格和名义价值时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这应该与马克思的经济观的价值和价格相对应)。作者首先说,一个人是穷还是富,取决于他能在多大程度上享受生活的必需品、便利和娱乐。然而,由于分工已经完全确立,每个人所需的只有一小部分用于自己的工作,而大部分必须用于他人的工作。因此,他是穷是富取决于他能控制多少劳动力,换句话说,他能买多少劳动力。一个人拥有某些商品,但他不想自己消费它们。他愿意把它们换成其他东西。对他来说,商品的价值等于他可以购买或控制的劳动量。因此,劳动是衡量所有商品交换价值的真正尺度。史密斯也反对旧的农业理论,即土地是重要的价值来源。

4.提倡“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在第四个“政治经济体系”中,作者讨论了两种经济体系(商业体系和农业体系)的原则和缺点。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自由放任。作者强烈认为,根据重商主义或其他原则,对几乎所有商品的进口施加限制是不合理的。他认为,“为防止或减少进口而设立的关税显然不利于贸易自由和关税收入。”(第339页)。他强烈主张自由贸易。他还主张国家之间和个人之间的分工。他认为国家不应该对商业(内部和外部)施加任何限制。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和繁荣。

5.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史密斯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是促进国家财富的增长,协调社会中人们的利益,避免牺牲任何一方的利益。“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是丰富人民和君主”(第309页)。

6、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责任。史密斯主张限制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国家的责任应该是维护国家安全、环境和平与安全、个人之间的公平竞争,并避免各种垄断。换句话说,国家应该充当守夜人。

7.政府支出。政府支出反映了政府的责任。政府支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防、司法、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以及维护国家尊严。在讨论“建立和维护不能给个人带来利润的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时,史密斯还具体阐述了“促进社会商业”和“促进人民教育”的费用。(第495-582页)

8.如果一个国家有支出,它就必须有收入,而收入主要来自税收。史密斯否认国家应该储存大量金币的旧重商主义,也否认国家通过经营自己的公共资本或土地来赚取收入的做法。他认为“它似乎对人们无害,但实际上对整个社会有害。”他主张,为了整个社会的利益,“最好拍卖皇家领地并将其分配给人民。”君主的收入被人民提供的其他收入所取代。换句话说,“人民必须把他们的一些私人收入给君主或国家来弥补公共收入。”(第588页)

9.税收的四项原则:1公平,2稳定,3征收便利,4符合经济原则,避免妨碍人民的经营和增加人民的负担。

读完这本书,我最深的感受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基于大量充分事实的严谨论证,它开创了经济学学科理性思维的传统。它确实是经济学科的“基石”。国内经济学家,甚至一些权威学者(如吴敬琏、张魏莹、范刚等)。)首先应该继承这一传统,其次是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当然,史密斯在中国也有很多忠实的学生,包括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秦辉、全国人大农业发展研究所所长温铁军、天则经济学院创始人毛时宇和中欧国际商学院院长刘吉。他们脚踏实地的研究精神值得尊重。

国富论读书笔记摘抄: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表情
还能输入210个字